第一章 大周遗民 师从圣人

金星魂 / 著 加入书签

换源:
14书屋 http://www.14sw.cc,最快更新综武:从大周遗族开始最新章节!

       “吴伯,您又出来采药,族长不是让小云哥帮您老采药么?”

“小云才多大?你以为谁都像你这小耗子,从小便满山跑。深山多蛇虫走兽,不是他现在这个年纪可以应付的。

倒是你这小耗子,王先生走了,你怎么不走?之前你不是一直想出去么?”

“以前坐井观天,现在小子想一飞冲天。”

“真不知你小耗子怎么想的,江湖路可不好走,比你想象中的残忍多了。”

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!”

···

林海碧波,群峰连绵的崇山峻岭间,一老一少于一处林间小道相遇。

少正是送别老师归来的少年,消瘦修长的身躯足有六尺三分,着短打简练的粗布麻衣,脚下是老母亲一针一线的千层底。看似贫穷拮据,实则眉宇间神光内敛,整个人宛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,质朴天然。尤其一双湛湛星光,仿佛夜空般璀璨深邃的明眸,若是换上一身锦衣华服、玉带纶巾,必是一位翩翩浊世、龙章凤姿的俏郎君。

而老者则是一身藏青色苗服的药师,鹤发童颜,身形清逸,一手执一柄小巧锋利的镰刀开路,一手拄着紫檀木拐杖探路,腰间悬着几个大小、颜色不一的葫芦,背着的药篓内满是新鲜采摘的珍贵药草。

两人碰面皆是相视一笑。

吴伯是乡里的巫医,不仅精通百草,更是擅长蛊术与毒术。

传闻其年轻时上山采药,不幸被山中的异蛇咬伤,生死一线之际被路过的苗女所救。于是随其远离家乡,直到三十年后才回到故土,颐养天年。

蛊毒之术由此而来。

而巫医以毒草、毒虫入药,起到以毒攻毒、出其不意的效果,因此吴伯在乡里的地位极高,远超其他医者。

这可是一手掌生,一手控死的存在。

尤其吴伯甲子开外的高龄,上山采药依旧健步如飞,入林如入无人之境,根本不像甲子开外的老人。

要知道云贵山中多猛兽蛇虫,仅仅只是毒瘴、陷阱···若不是熟悉环境的猎人,进去之后都是九死一生,根本不是一般山民敢深入的。

少年所言的小云哥不过十六七岁,体格连乡内打猎队的标准都过不去。

而那些治病救人的珍贵草药,大都在深山峭壁之间。

随着两人一边聊天打趣,一边在崎岖险峻的山道上健步如飞,很快便回到了乡里——

九曲溪!

于云贵大山中的世外桃源,周围奇峰叠嶂,云遮雾绕,好似山月抱珠之势。而林海青翠间,一条曲折蜿蜒的溪流贯穿十里平原,似明珠九曲,日月相应。

九曲溪之名由此而来。

此间居民,乃先辈避难于此,距今已两千年。

往前可推至春秋战国时期。

当年大秦灭周,将周王室的嫡系迁居咸阳圈禁,但大周姬氏依旧有许多宗室逃离了秦国的追捕,九曲溪便是其中一支。

之后九曲溪便与世隔绝,只有春秋两季,采购生活必备的食盐等物资。

否则没有山民领路,加上山路崎岖,深入山中数百里,一般人根本走不了多远已是去了半条命。

而且云贵大山中最危险的不是那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,也不是凶猛食人的大虫,亦或者古木参天中那不可预知的毒瘴、毒虫、毒林···而是隐居山中的古苗,他们大都是用蛊高手,稍不留意便可能中招。

毕竟一旦乱入古苗寨的地盘,想要走出去的希望几乎为零。

至于少年?

贱名小耗子,山中山民,取贱名好养活。

大名姬昊,姬是大周血脉直袭,昊取贱名谐音,也代表浩大、穹天之意。

而少年亦是天生宿慧,两岁蒙学识字,三岁学习礼乐,五岁认知药草···十岁时已经可以跟着猎人队伍进山打猎了,各项都是头筹,异于常人。

因此少年在孩童中也是王者级别的存在,属于别人家的孩子。

十二岁时,少年姬昊首次跟着乡里的队伍出去采购,听闻龙场驿站内有京城流放的贵人,即后世立言立行的‘圣人’王阳明,少年当即前往龙场拜师听学。

当时少年姬昊的目的,便是借助王阳明‘座师’的身份,走出大山,一飞冲天。

因此其后便留在了孤山草庐学习,每半年回山一次。

但在龙场悟道、心学大成的王阳明即将离开时,姬昊却没有跟着这位‘座师’走出大山,竟出乎意料的留了下来。

这让所有人感到惊讶,也让众人为之惋惜。

不过少年却没有丝毫后悔,反而目光坚定且执着的,拒绝了王阳明的邀请。

皆因王阳明这三年不仅仅只是文道大成,还是武道之大成者。

不错,这位心学大家还是一位武道大成的高手。

传闻王阳明十八岁大婚当天,于山中得遇一隐世道人,传其《太上清净经》,即《太上真一诀》总纲。随即王阳明于山中悟道,直到第二天家人找到他,其才恍然清醒。

之后王阳明便将之当成一门道家普通的养生法门。

而龙场悟道,王阳明不仅仅领悟了‘知行合一’的至学大道,更是心境蜕变,道学修为亦是突飞猛进。

若按江湖武者划分,其近不惑之年,却已是九州少见的武道宗师。

这也是少年姬昊为何弃文从武的原因。

接触到一个神秘憧憬的武侠世界,身为少年的他如何不好奇?

尤其官场之无聊,勾心斗角,可不是姬昊向往的。

而且姬昊的资质极佳,仅仅只三天,便凝练出了第一缕先天真炁,踏入武道之列。

之后三年,少年姬昊的武功突飞猛进,不仅先天真炁充盈,踏入绝顶。而且原本早课养生的‘太极二十四式’也已趋于小成,从原本的早操变成了一门上乘绝学——太极功!

而姬昊此时才刚刚十五岁而已。

要知道武道修行,先天已是各大门派的中流砥柱,而且大是巅峰时期进入,之后想要再进一步便是登天之路。

武道修行分为三重境界:

入门外功,此境界以搬运气血、打磨身体为主,锤炼方式为拳脚、桩功、横炼等!

后天炼气,分为打通两条经脉、丹田运气的三流境界,十二正经贯通、真炁外放的二流境界,打通六脉、气血合一的一流境界,任督贯通、混元一炁的顶尖境界。

先天炼神,炁行大周天、逆练成罡的绝顶高手;武道通神、意境大成的先天宗师;天人合一、返璞归真的无上大宗师。

传闻先天之上还有天人,不过需精、气、神三者圆满,方能一窥天人之境,即:

三花聚顶,五气朝元!

而太上真一诀,为道家绝学。

太上为至高、至尊之意,真一为人体内的先天元炁。

因此相比其他武林中人后天起步,太上真一诀直接从先天炼气,资质要求极高。

不过太上真一诀被王阳明当成养生法门,结合‘知行合一’的意境,修炼出来的先天真炁不仅温和醇厚,而且心学大成后,可以无时无刻不在体内运行,且不会有走火入魔的风险。

这也是姬昊这三年最大的收获之一。

知行合一的大成心学,已经不单单只是一门至学大道,已经彻底融入了师徒二人的生活中。

这也是为何王阳明对姬昊另眼相待的原因。

相比那些寒门朱户弟子追求的科举大道,少年姬昊却等同于他的亲传弟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