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:上头

刘春住 / 著 加入书签

换源:
14书屋 http://www.14sw.cc,最快更新重生1988:我的辉煌人生最新章节!

       冬日里天黑得早,家家户户差不多五点钟就吃完晚饭了,“夜生活”什么的离这里是很遥远的。

邻居家的几个半大孩子早早吃过饭就聚在杨清辉家的屋子里看电视,一惊一乍地很是热闹。杨清辉对这种黑白电视机播放的节目实在没有什么兴趣,跟家里招呼一声,拎着一包茶叶晃悠悠的出了门。

刮了一下午的风这会儿倒是小了点,村里的夜很是宁静,除了偶尔几声犬吠,只剩下风掠过枝头的声音。月光很明亮,洒下的清辉铺在地上,当真就是李诗仙笔下的“疑是地上霜”了。

杨清辉并没有什么文艺细胞,甚至也只有初中学历,放到后代那就是一妥妥的文盲。

只因这月色实在太美了,让他忍不住有些走神,印象中后世里是很难再见这样的月色的,城市的霓虹灯太亮,钢铁森林里充斥着尾气和废气,那样的夜空都是模糊的,像是总也擦不干净的玻璃,月亮也总像电量不足的灯,渐渐黯淡,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渐渐连星星都很少看到了。

杨清辉踩着月光出门是去找杨平旺的,他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,想跟大队长一起讨论讨论。

杨平旺一家也还没睡呢,杨平旺是跟大儿子杨清河,大儿媳李林一起住的,小儿子杨清川两口子都在镇上的中心小学教书,住着分配的福利房,是桃园村杨清辉这一辈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。

杨清辉进来的时候,杨清河跟他招呼几句就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了卧房,将主屋的空间让给了他们。

杨平旺坐在窗前抽着老烟袋,他这个人不挑嘴,旱烟和卷烟都能入嘴,不像杨父,只抽老烟袋,说卷烟没味。

在杨清辉的认知里,杨父烟瘾很大,对老旱烟是非常偏爱的,几乎是烟不离手的,平时去哪都拿在手里,倘若要干活就把烟杆往后腰的腰带里一插。

忙完手上的活计,就要往腰后摸烟袋,将缠在烟杆上的烟袋系绳一圈圈解开,烟袋锅子伸进烟袋里,在那里一挖,一下就将烟锅装满了,再隔着那布料。用大拇指把烟锅里的烟叶按结实,严严实实地塞满一锅,拿出来,划根火柴慢条斯理地点着。

第一口烟,会吸得很猛,嘴里吐出的烟雾时,也会非常浓密,接下来就会慢慢地吸了。杨清辉听过一种说法,叫“饭后一袋烟,快活似神仙。”等烟叶燃尽抽完,只消将锅子在鞋底上一磕,就把残渣倒出来,想抽就再续上一锅。

小时候的杨清辉觉得父亲抽烟的动作很神气,说不出的好看;现在看来倒是觉得很优雅,很有腔调。

此时的杨平旺端着烟杆吞云吐雾的表情也是十分享受,看得杨清辉都有些馋了,索性从口袋里摸出烟盒,敲出一根叼在嘴里上慢慢抽。

“叔,找你打听个事。”

杨平旺朝他抬抬烟感,示意他继续说。

“我记得咱们村有几个会雕桃核的叔伯,您晓得不?”

“有呀,咱们桃园村冬天没啥事,大家闲着也是闲着,雕这个都是打发时间的,你平明叔,平康叔手艺最好。”

村里谁家添了孩子,都喜欢去要几个桃篮(桃核雕的花篮造型)给孩子穿上红绳戴在手腕或者脚腕上,用来保孩子平安的。

按照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说法是:桃核作为十仙木之一桃木的精气所在,自古就有辟邪驱煞、转运保平安的功效,就连以往的佛道大师也多是采桃籽做成手珠、念珠,以帮助修禅入定、净化空间,辅助修行什么的。

杨平旺以为杨清辉是为了给即将出生的孩子要几个桃篮,还笑着说:“给孩子戴的小玩意,你直接找你爹雕不就行了,他也有这手艺。”

“平旺叔,我也不瞒着你。这桃核我还真是有打算的,您觉得把桃核卖出去怎么样?”

“桃核能卖去哪里?”杨平旺不理解,这玩意儿不能吃不能喝的,也就小孩子戴两个。

“你还想去批发市场那里摆摊吗?这玩意儿可不值钱,早前你平康叔就雕的桃篮拿去批发市场,卖得不多,也卖不上价格。”

杨清辉没有急着反驳他,而是伸手指了指杨平旺手中的老烟枪,笑着问:“您这烟嘴是什么材质的?”

“玛瑙的!”杨平旺回答得斩钉截铁。

“我怎么听我爹说,您这个是玻璃的?”杨清辉笑的不怀好意。

“你听他瞎说,我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,就是玛瑙的!”杨平旺有些生气,瞪着眼睛盯着杨清辉,“是你爹不识货!”

杨平旺爱惜地摩挲着烟嘴,蹙着眉,傲娇的把头扭向一边,这爷俩都是没见识的,哼!

熟悉杨平旺的人差不多都知道,他很宝贝这支烟嘴,以前时不时有到村子里倒卖老物件的,人家想看看他的烟嘴,他都直接把人轰走了,平常更是不准人摸的。

杨清辉更乐呵了,问:“那我要是把您这烟嘴放到镇上的批发市场,您觉得能卖多少?”

“他们又不识货,出不了高价”杨平旺摇了摇头,又补了一句,“我可舍不得。”

“那如果拿到市里的古玩市场呢?”

“这我可不知道,我也没去过那里。”杨平旺又摇了头。

“古玩市场里也不都是古货,也不都是识货的人,就算是玻璃的,在那里都有可能卖出上百上千的价格。”

“这么高的价?那要是玛瑙的呢?”

“那就更高了,说不定都能买辆小汽车!”

“哼,瞎说。”杨平旺觉得杨清辉这小子又开始嘴上跑火车,没个边际。

“我可没忽悠您啊。”杨清辉举着手指跟他打包票。

“您要是再往京城古玩市场一放,找个能说会道的,给编出个不同寻常的出处,卖出天价都有可能,那边不差钱的外国人可太多了。”

“外国人能要这个?,你这是骗人呢吧?”

“现在很多美国佬都来咱们国家投资呢,他们不缺钱,就喜欢收藏这些老物件,最最重要的一点是……”杨清辉故意卖关子。

“是啥?”杨平旺也有些好奇。

“他们根本不懂行!”杨清辉压低声音,一脸的神秘。

“哈哈哈哈…”两人一起大笑了出来。

“平旺叔,我跟你讲这个,是想说,把货品放到对的地方,卖给对的人,价格和利润真不是问题。”

“你想把核雕卖给外国人?外国人能这么好骗?”杨平旺还是不太相信。

“包括,但是不止是他们。”杨清辉自信的说,“还有,平旺叔,我们把核雕卖给他们不是靠骗,是靠技艺。”

“卖东西的技术我有,做东西的技艺就得指望村里的手艺人了。”杨清辉严肃起来。

“你想怎么办?”杨平旺也认真起来,甚至有些激动,他觉得现在心里像是有火要烧起来一样。

一定是今天的烟丝格外上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