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 鸡鸭快速养成的科研项目,又一个想上龙国日报的男人

猪的小粉丝 / 著 加入书签

换源:
14书屋 http://www.14sw.cc,最快更新重回77年,我,首届状元去当兵最新章节!

       计划商定后,祁杨就带着他们离开了国营饭店,坐公交车到了石城的养殖农场。

养殖农场的农户见一群穿着军装的小伙子走过来,都有点慌了神。

一个上了年纪的农夫赶紧走过来,小心翼翼的问:

“首长,你们来……有啥事?”

祁杨很和气的道:

“请问,你们场长在吗?”

“在!我这就带你们去找他!”

老农见祁杨说话和气,面相也清秀,心里面这才放松了一些,赶紧带着他们去见场长。

场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,身材瘦削头发花白,脸上都是饱经风霜的皱纹,若不是身上还算板正的中山装,就跟场里的其他农民没什么区别了。

祁杨见了场长,便微笑着说明了来意。

“你好,场长。我们是石城步兵学院的学生,我们学校正在攻研一个试验课题,如何让小鸡仔长得更快,缩短长肉周期,所以需要一批鸡苗和鸭苗。”

场长一听,便笑了笑道:

“行啊,你们的介绍信拿来看一下吧!”

这年头,无论你是做什么事情,都需要自己的单位开介绍信,哪怕只是买几个鸡鸭苗,也是要介绍信的。

祁杨微微一笑道:

“场长,这个是我们小组的攻坚项目,是我们决定独自开展的,因为学校还没开学,所以介绍信还没有来得及开!”

一听他们没有介绍信,场长立刻就想严词拒绝。

就在这时,祁杨从怀里掏出那张有着自己照片的龙国日报:

“您放心,场长,虽然我没有介绍信,但有一样东西可以证明我们的身份。”

说着,他就把报纸展开,递给了场长。

场长一看,顿时愣住了。

我去,这位还是上了龙国日报头版的人物呢!

龙国日报啊,国家最大体量的媒体!

这年头,电视还没普及,更没有央视什么事,全国主要媒体就是龙国日报了,全国人对龙国日报的信赖那是杠杠的!

能上龙国日报头版的,那能是坏人吗?

这时,庞鑫在旁边指着报纸上的照片道:

“场长,你可看清楚咯,我们祁杨同学可是全国高考状元,说的话还能有假嘛!”

倒不是祁杨动不动拿自己上报纸说事,而是现在他们还没有正式开学,步兵学院还没有下发学生证。

学院的介绍信更是不可能有了。

能够证明自己身份并说动场长的,也就只有这张报纸了!

这个时代,许多人对龙国日报这个官方媒体是绝对的信赖,能够登上报纸头版的人,那更不可能是什么投机倒把的坏分子了!

这可比什么介绍信还有用的多了!

林恒志也道:

“场长,我们只是想开展科研项目,这个项目开展好了,对国家的贡献可是很大的!”

场长看着报纸上的照片,又仔细打量了一下祁杨。

没错,确实是报纸上的这个高考状元!

他的态度立马变得热情了,连连夸赞道:

“原来是全国高考状元啊,没想到你竟然来我们农场,你们想要搞养殖科研,这是好事啊!”

祁杨点头笑道:

“这当然是好事,我正好和龙国日报邱总编认识,如果科研项目能够成功,我让他帮忙报道一下,到时候全国都会知道咱们的农场的!”

场长一听,乐的都不敢信了:

“全国都知道?”

林恒志立刻道:

“对啊,只要这个项目成功了,说不定你也能上龙国日报呢!”

听到这儿,场长不禁乐的合不拢嘴。

没想到,自己也有能上龙国日报的机会啊!

这简直就是人在家中坐,饼从天上来!

“好,这个科研项目我一定鼎力支持,我现在就带你们去挑鸡鸭苗!”

说着,他就带着祁杨等人去养殖棚挑选。

祁杨很快就挑好了,鸡苗和鸭苗各两百只!

“场长,这些鸡鸭苗我们不能白拿,一共多少钱,我们现在就付给你!”

祁杨正色对场长说道。

场长赶紧摆手:

“你们这是为了搞科研,替国家做贡献的大好事啊,我怎么能要你们钱呢!这批鸡苗、鸭苗拿去用吧,要是不够,再来找我。”

开什么玩笑,一点鸡苗鸭苗还跟高考状元要钱。

要的多了不合适,要的少了不值当的。

万一把高考状元整生气了,回头不让咱上龙国日报了怎么办!

他可是要上头版的男人!

庞鑫等人一听,心里都是嘿嘿一乐。

能白嫖的事情,干嘛非要给钱呢!

反正他们钱也不多,既然农场场长这么豪爽,那就谢了!

农场场长还借给他们一些特制的平底竹篮,这种竹篮是扁平圆形的,专门用来装鸡鸭苗的。

这也算是好人做到底了,就是为了国家的科研大业和头版头条的梦想!

祁杨他们谢过了场长,答应用完之后就把篮子还回来,然后几个人就抬着鸡鸭苗回到了城里。

出了农场庞鑫等人还很高兴,一路走着吹着口哨。

但是,到了公交车上后,看着眼前叽叽喳喳的几篮子鸡鸭苗,他们就犯了愁了。

这些鸡鸭苗是拿到手了,可是该怎么送到那些养殖的人手里,又该如何让它们心甘情愿的养呢!

“祁杨,接下来该怎么办啊?”

林恒志挠着脑袋问祁杨道。

祁杨微微一笑:

“别急,到了地方我自有办法。”

看着祁杨胸有成竹的模样,众人虽然一脑门子问号,但却都想不出来祁杨有什么办法。

不一会儿,众人就乘坐公交车到了石城的另一角。

这里是一个城乡结合部,距离步兵学院正好是一个对角,距离颇有些远。

祁杨选中这个地方,也是无奈之举,总不能养在步兵学院旁边吧,万一养殖户一高兴了跑到学校直接问那就麻烦了。

离得远一点,至少安全了许多。

放下鸡鸭篮,祁杨很快找到了一个农户:

“请问,你们队长在哪儿?”